邮箱: @ 密码:
>> 社员风采 >> 撷秀拾才
日薄西山,余辉不减
——记张家口市九三学社社员宫起光
发布日期:2017-12-22 来源:九三学社张家口市委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

不久前,我采访了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岁月虽然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沧桑,却掩不住他澎湃的目光。一听到我要采访他,他就如孩童看到心爱的玩具,兴奋起来。老人翻开手中的文件夹,拿出自己整理的提纲,正襟危坐地向我娓娓道来。

老人名为宫起光,退休前是我市三北拉法克锅炉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他出生在大连瓦房店,前半生基本在我国东北城市求学、生活。1958年他以全优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机械系船舶内燃机及动力装置专业。因学习成绩优秀,又是学生总会干部,他毕业后留校,但工作半年后因气候不适应,他又调入北京交通部船舶设计院工作。而后该院迁往武汉,经其要求调入吉林省交通厅。又因机构合并他到吉林省航运公司就职。最后在文革末期,即1975年10月调至张家口工作。

“刚到张家口工作,我被分到市起重机厂。由于时代变革的原因,再加上我个人家庭出身的影响,我的工作在文革期间处处受制。到厂后,我抱着宁可无功劳,也不犯错误的想法工作。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厂子里的同事并未给我想像中的排斥,这让我心里渐渐地有了些许温暖。我先分到了技术科,科里有正、副科长和我。同事们虽然没说我什么,但严苛的环境却在我刚去的日子里,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看得出,宫老在回忆他的这段日子时,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他双手紧按膝头,关节发青,身子也微微地抖起来了。我急忙递给他一杯水,他继续回忆道:“70年代末,国家重工业生产技术多以当年苏联专家教授及自行钻研而成,通过老工人带新工人渐渐传承。当时,我们厂里一直搁置了许多配件,因为缺乏配套的图纸而无法装配。我刚到厂子里,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厂方要求我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装配出一台汽车吊来。汽车吊就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这样的工作对于经验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足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图纸,零部件之间就无法联系起来。幸亏我是学动力专业出身的,再有就是在北京交通部船舶设计院工作时,曾在时任清华园动力研究室主任钱学森的影响和指引下,得到了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对如何装配汽车吊,甚至操作,心里都是有数的。当我接过这活儿时,工友们都为我捏着一把汗。凭着知识和经验,我在装配车间里和同组人用了不到三周的时间,硬是把一台半新的汽车吊装配了起来。在厂区的空地试吊时,一次成功!”

宫起光老人回忆到这里,瞳孔有些缩小,看得出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过去的时光里。他喝了口水,继续回忆:“没过多久,市柴油机厂下马了。市重工业局要求把柴油机改装成拖拉机,并凭借自身柴油发动机的优势,计划将拖拉机改装成铲车,继续为国家‘四化’做贡献。厂方领导因为知道我自行装配汽车吊成功一事,又把我从技术科调了出来,临时安排 在检查科,但仍从事技术革新工作。厂领导又从‘七二一’大学找了两个学生给我,一个叫黄成成,另一个叫乔建华,并安排我们到山东潍坊去考察学习。那年,重工业局要求起重机厂改装铲车并要在三个月内完成,所以我们在学习考察结束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改装铲车的工作中。在改装实验过程中,由于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安装在驾驶位置的前方,如果再安装铲斗的话,既不方便工作,而且水箱开锅的话,拆装维修也是个麻烦事儿,怎么办?我和两个徒弟想了几个日夜,感觉束手无策。发动机前置是机动车装配的基本工艺,现在却让我们很为难。眼看着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工作还没什么进展,我有些气馁。一天,乔建华拿着张‘十一阅兵’的图片欣赏,我看到图片上的坦克车,一下子就有了灵感,可以把发动机放置到车身呀,这样不仅解决了先前维修的困难,后置的发动机也不影响铲车工作,两全其美。既然想到了解决的方案,我和学生们说干就干。两个月的时间,我们顺利地实施了改装工作,圆满地完成厂领导交办的任务。”

“在闯过刚到厂的几个技术难关后,单位为了奖励我,直接提拔我为检查科科长,又后担任设计科科长,并在住房上对我进行了奖励,我也不负重望,怀着感恩的心,连续保持“先进科室工作者”称号,遇到再难的‘骨头’我也会想办法啃下来!77年快到秋天的时候,东北林业局和我厂联系,计划用木材交换用于制作三合板的旋切机,这种机械底座厚重,如果购买所需费用甚高,要是铸造的话,即使地市有能力的厂家技术也不过关。这样的底座需改用钢板焊接成5厘米厚才行,而且焊接完成的整个底座内部都会产生应力,以防钢板的张力在工作前后将底座撑爆。只要有办法把钢板间的气泡都挤出去,那么整个底座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为此,我四处打听,终于在热交换器厂找到了答案。他们告诉我,采用回火工艺,将焊接过的钢板底座整体进行热处理,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气泡挤出来。我和学生们就在厂房里,和热交换器厂的工友们,试验了十几次,终于找到合适的温度,将钢制底座一举焊接完成!”

时间跨入八十年代,起重机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全市重工业也开始步入转型期,我市的起重机厂抓住机遇,改名“动力起重机械厂”并计划向锅炉行业转变。凭借着早期和市锅炉厂有过几次合作,厂方有意把对方合并过来一起做。但是市锅炉厂图纸老旧,产品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很难在改革的浪潮中活下来。于是,宫起光再次担纲,借鉴南方先进产品图样,整合工友们和自己多年的经验,重新设计总图,生产新型锅炉,准备在南方展销会上亮亮相。

“大概是1980年3月左右,我一方面配合厂方做着展销会的准备,一方面要把手头新型锅炉的图样落到实处。要知道,当时我们手里只有印出来的锅炉宣传单,也就是说只有外貌,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制造商嘴很严,我们学习了几次也没学会。”宫起光老人有些懊恼地说着:“眼瞅着就要过年,年后就要参加展销会了,时间不等人,我和工友们就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到大年三十儿,休息多半天,再从初一中午忙碌到初二晚上,终于让我们做出了新型‘KzW1-7型低坡度往复炉排蒸汽锅炉’及‘KzS0.4-7型双层炉排锅炉’的总图描述,这种锅炉通过架设双层炉排,较原单一炉排更具燃烧效率,既节省燃料,又增加蒸汽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当年在南京展出时一炮打响,更在1983年获得河北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张家口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的称号。到了1988年底共生产近600台,为转型后的新锅炉厂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厂期间,我主持并修改审核各类锅炉18种,并对图纸资料进行了十余次较大的整理,经过我的校对审核,共整理计算图纸资料万余张,修正的误差更是不计其数。我更通过对老产品更新改造,对一些不合理的结构及配套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我的主持下,全科及有关车间、科室人员相互配合,为顺利通过锅炉定点复查、商品创优、工艺突破的检查,压力容器定点等检查工作做了大量的技术准备,并取得好成绩。为此,我负责的设计科连续六年时间被厂方评为先进科室。

经过全科同志共同努力,仅1986年一年时间共节约了排污阀3434个,散材21吨,锅炉板271.22吨,一般钢材27.5吨,折合资本107.65万元,累计为企业节约2000余万元。我也因此在1985年时被市科委授予‘依靠科学进步先进个人三等奖’。”

1992年,宫起光退休了,但闲不住的他要将毕生所学得的专业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服务于我市乃至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之路。从1993年至2000年,他曾在北京市看丹锅炉厂、石家庄市长安输送机厂、张家口市宣化区风机厂等22家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总工程师、副厂长等职务。期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将任丘市一家原本为制造炉具的厂家升级改造成了锅炉厂。他为该厂设计了60万、120万、240万大卡的三种常压锅炉,每种锅炉仅设计图纸就100多张,之后在完成了工艺流程设计、生产标准修订、用户体验报告等大量工作后,成功通过了河北省劳动人事厅锅炉设计审查。当问到他每月能拿到多少报酬时,他坦然一笑,“厂长聘请我来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时说要每月给我2000元工资,可是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急需大量资金,日子也不好过,我不能拿那么多,我跟厂长说‘每月600元就行了’。”此时,他的目光是那样笃定,似乎并没对当年看似有点傻的举动有丝毫悔意。

1996年至2000年,宫起光在张家口市荣庆工业起重设备及锅炉辅机厂任总工程师。经过不断的研发和反复的设计、改造、完善,他于2000年9月发明了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并取得了国家专利。2004年,虽然离开了荣庆厂,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研发了全自动节水型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并再次取得国家专利。该发明还荣获了第四届国家科学技术最佳成果二等奖,及第四届国家专利技术优秀发明一等奖。2005年,他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国家科技产业博览会时,来自美国、挪威等国家的相关生产厂商都对这项发明很感兴趣。

他就职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辅机制造的图纸都不规范,也没有什么制造工艺,都需要重新规范图纸,设计完善的制造工艺。这一过程中,他引入环保理念,并编制了《CCL型系列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他虽然日薄西山,但却倾注大量心力,不计个人回报,把余辉洒在省内外二十二个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为上述企业创造的产值约为3700万元,并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

2001年,在不断进行科技研究的同时,这位69岁的老人又开启了人生的另一项事业,那就是从事中学教学辅导补习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为了能紧跟现在的教学形势,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以准确、高效地教授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他自行购买了448本参考书深入研读,并自编教材1979页,修改教材2340页,选编题5615道,修改题3709道,辅导学生达800多人次。对于前来补习的学生他所收的学费仅为同等社会辅导班的13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及本厂职工的子女他更是采取免费补习的方式。宫老常说:“这是我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应尽的义务。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孩子们。再说,我早年所学的东西与现在的不一样了,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跟着钻研,还能与学生们一起提高。另外,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也感到很快乐!”

看着这位85岁高龄,但身形健朗,精神矍铄的老人,我想他为学生所授的课绝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习得和能力上的培养,更是一堂质朴而又精彩的人生课,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为社会服务到老、奉献到老。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不少,硬朗不少。

这些点点滴滴的事迹汇总在他身上,犹如一枚枚奖章般熠熠生辉,而他身上所展现出的老一辈九三人的家国情怀,更是值得我们后辈认真学习,发扬光大的!(九三学社张家口市委 杨立峒 苏亚丽)